107期第五版

发布:管理员时间:2022/11/22阅读:55

搭起诗歌与书法沟通的桥梁

文 / 晋廷瑞

  经历过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烽火岁月,从太岳中学这所革命熔炉淬炼出来,走上革命道路,从定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国防科工委老干部,电子信息专家,著名书法家李雄飞与曾经任职执教于石家庄 中学的任秀屏老师夫妇,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生的老同志。他们退而不休,老当益壮;老有所学,笔耕不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运用自己的书法技艺与从教经验。始终关心青少年增强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的培养教育,始终关心下一代的心理健康茁壮成长。他们曾经付出艰辛编写教材《中国历史千字歌》发表在《南宁晚报》《并州信
息》《河北教研》等刊物,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并赠给家乡学校使用。随后有用了五体书法刊印公开发行,引起书法、教育界的热评。紧接着又出版了《唐诗选编》书法集和即将付梓印刷的这部《宋词选编》书法集。《唐诗》《宋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发展过程中的奇葩。是中国文学发展时期的巅峰之作。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曲、赋、古文、书法、对联、灯谜、成语、中医、国画、传统节日、民族音乐等等。博大精深,形式多样。但能运用书法将精选诗词完美结合在一起,为读者增添可观性、可读性、审美性、趣味性是一种出版形式和寓教于乐的创新。当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已将“美术与书法”正式列为一级学科,印发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设立了博士学位。这个消息对担心后继乏人的中国书法界,无疑是一及时雨。书法艺术迎来了宝贵的机遇。对于这《宋词选编》书法集来讲,也是赶上了崭新的出版机遇。
  习 近 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是中华文明成果创造力的源泉。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学习,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不仅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而且也能对我们处理各种社会事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唐诗》《宋词》,堪称“一代之文学”。宋词艺术形式上,思想内容上,都为广大读者所喜好。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和代表有宋一代的文学样式。词以宋称,足以说明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本《宋词选编》书法集中,精选百余篇极具浓厚的爱国情怀,民族大义的精品佳作。不乏“两宋”时代的晏殊、欧阳修、宋祁、范仲淹、苏轼、周邦彦、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小令、诗词大家,充满爱国激情与斗争精神的上乘之作。

  我们从小学习书法,都听过“颜筋柳骨”的说法。它来自范仲淹的《祭石学士文》。其实,在汉末魏晋时期,书法就脱离实用功能,逐渐衍变一门与“筋骨”“骨气”相关的艺术。而《宋词选编》书法集的作者书法家李雄飞先生在青年时代从事军事科学研究,用研究过第一枚原子弹和导弹的手,写出的书法更具有刚柔相济。同样来自太岳中学毕业于河北大学的人民教师历史学者任秀屏女士仔细琢磨,精雕细研选入本书的诗词作品更加耐人寻味,令人增添文化自信。
  愿二老伉俪安康!艺术之树常青!

 

 

揭秘 : 灵石解放的历史真相

文 / 王俊才 梁小燕


编者按:
  掐指算来,灵石解放已经过去 64 个年头。64 年来,我县所有史料均未对灵石解放的真实内情作出记载。灵石是如何解放的?解放之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历史迷雾一直困扰着我县文史工作者。为了揭开历史的真相,几经周折,多方联系,2012 年 8 月 7 日,县政协文史委一行四人亲赴洪洞县万安镇上村,
探寻那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毛玉龙、常国祥率领 300 余人投诚

  1948 年临汾解放后,我军迅速展开晋中战役,开始我军先不攻打敌军防守的城池,只在介休县的张兰,平遥县的洪善等地消灭了一大批阎军,随即向太原——阎锡山的老巢逼近,阎军着了慌,急忙命令防守各县的阎军撤回太原,准备死守太原城,在灵石城内的阎军也奉命向北撤退,这股人马中包括民卫军、县保警大队、警察局等约有六、七百人。由于当时晋中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他们走到汾阳一带便无法通过,只好回到离灵石县城不远的文殊原 ( 二郎庙附近 ) 一带游动居住。在孤立无援、坐以待毙的情况下,在敌军内部工作的我地下党员、吕梁九分区城工部秘密交通员李海生,保警大队中队长王英俊,警察局巡官张吉顺三人一起分析敌我双方形势以及这部分敌军目前的困境,觉得这是策反工作的极好机会。商定先由王英俊向兼任灵石县长的保警大队长毛玉
龙、警察局局长常国祥进行试探。

  原灵石县长刘国珍在晋中战役开始前逃离后,伪政府县政务会议决定由保警大队长毛玉龙兼任县长。他对眼下的形势及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警察局局长常国祥也颇有同感,二人经常在一起互诉衷肠,想找解放军联系投诚又苦无门路。这时,王英俊问他们有无可能起义投诚,正中下怀,当即表露苦衷。王英俊乘机推荐说,李海生认识八路军九分区一个领导,如果要想联系,他肯定能把事情办好。毛、常二人非常高兴,立即把李海生找来商量,李说只要你们同意我就替你们送信儿。于是李海生便出发找我方联系。临走时,毛玉龙、常国祥叮咛他:如八路军愿意接受,请一定派人来谈谈。

  李海生到了富家滩,找到我九分区城工部武工队长郭书文同志汇报这些情况,郭很快向九地委作了汇报,九地委派城工部长侯波同志来到富家滩详细了解情况,向九地委写了报告提出了“对灵石残存的敌人是打还是争取投诚’的问题。九地委随即请示吕梁军区,吕梁军区报告给十八兵团司令员徐向前。徐司令员指示:我军兵力要集中迫近太原,对灵石的敌人可争取采用和平解决的方式,于是九地委决定派城工部郭书文去和毛玉龙、常国祥进行谈判。1948 年 8 月初,在李海生的陪同下,郭书文来到二郎庙附近一个村,在常国祥家里会见了毛玉龙和常国祥。他俩见解放军真的派来了代表很高兴。为了防止走漏风声,张吉顺带了一些警察以闲聊玩乐为名,在周围进行警戒。郭书文向毛、常详细介绍了我党的有关政策,并欢迎他们弃暗投明。毛常表示无条件地投诚,毛下龙还把自己的两支手 枪交给郭书文以示诚心。最后大家约定:第三天拂晓前后在富家滩往道美走的桥上进行起义投诚。当晚郭书文回到富家滩,向侯波部长做了汇报,随即我方开始着手做好收准备,并制定防止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与此同时,毛玉龙和常国祥召集部下各连长及有关人员开会,给大家指明了目前的困境,指出投诚是唯一的出路,并确定分批行动的计划。
  第三天早晨,按计划开始行动,我方组织了一些群众夹道欢迎投诚的士兵。投诚行动一共进行了五个早晨,根据城工部安排,常国需要秘密进入太原城作地下工作,发展地下关系,因此没有参加公开活动。这样除了顽固
不化的灵石县民卫军司令马一川掌握着一个大队约三、四百人先期撤到附近隰县的山区,并与我军对抗到底外,毛玉龙、常国祥带领县保警大队、警察局三百余人全部向我方投诚。
  这次投诚带过来的还有轻机枪十二挺,掷弹筒十五个,步枪二百余支,手榴弹一百余个。子弹四万余发,骡马二十多匹,粮食二十万斤。毛玉龙投诚后,我侯波部长曾要他在我方军队工作,并担任相应的职务,毛以家中老婆孩子拖累为理由,坚持愿意回家,最后经九地委同意,由九分区司令部发给起义证明,迁返乡。投诚的部队经过改编补入我方部队。
  (本文选自《山西省原国民党军起义投诚史料选编》一书)

毛玉龙其人其事

  毛玉龙(1909-1990),又名毛云亭。山西省洪洞县双昌公社 ( 现属万安镇 ) 上村大队人。解放前曾任阎军灵石县保警大队长兼代理县长。1948 年率部 300 余人向我吕梁九分区城工部投诚,当时经批准自愿返乡。1952 年 6 月因历史问题被判刑五年,刑满返乡务农。1962年又戴上历史反 革 命分子帽子。1978 年 10 月洪洞县革 命委员会根据党对起义投诚。人员既往不咎的政策重新作了结论,撤掉了历史帽子,经洪洞县法院复查撤消了原判。毛玉龙同志曾任洪洞县第六届政协委员。

灵石投诚纪事

1946 年

  7 月 30 日,灵石县许家店车站伪警务段 21 人携械投诚。
  8 月,灵石县“复仇团”6 人、张家庄治村“复仇团”11 人携械投诚。

1947 年

  4 月,灵石县民卫军李茂堂等 11 人于师家 山庙门外向我县大队投诚。
  6 月,灵石县伪警长带领 10 人投诚,接收人员是我灵石县一区政府刘锡瑞和水头村村长崔昌林。
  6 月,灵石县民卫军副大队长贺桂云带领十余人向我上庄马江行政村投诚,中队长苏四成、王振云等八人向我双池区公所投诚。
  6 月,灵石县保警队排长姚家兴与班长周凤梧带领 4 名士兵投诚,接收单位是吕梁九分区城工部。
  6 月,经我县武工队争取,灵石县民卫军二中队队长王永旺率部于南浦村投诚。
  7 月,灵石县保警队郭润金等 11 人向我道美村公所投诚。
  8 月,阎十九军政卫大队连长赵俊士带领 5 人于灵石县长珍村投诚,接收单位是我灵石县公安局。
  8 月,灵石县民卫军机炮连副连长郭庭德率全连起义,接收人员是我灵石县公安局长蔡云。

以上内容由虹昂文化推广制作

推荐阅读